7月6日,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海丰国际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宋宝儒、市教卫工作党委原副书记高德毅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海南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10余家高校马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还邀请沪上媒体代表、学校“大思政课”合作共建单位代表参加。学校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学校师生代表共50余人参加。
宋宝儒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遵循。今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学科创立四十周年,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航运特色鲜明的高校,作为上海市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学科建设创新发展,形成特色,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上海的重大战略,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他重点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思政课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意义重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加强顶层设计,建设海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个方面作了交流。
高德毅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他回顾了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重要历程,如示范马院、特色马院、重点研究基地、智库设置、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等。他希望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赋能行业发展。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基地、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高校思政专业高质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等方面展开研讨。
主旨发言第一阶段由《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吕东卉主持。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叶海涛教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锐教授、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善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崔涵冰5位专家分别围绕高校思政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建构、面向新征程的行动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新时代思政学科建设的系统性探索和人才培养的新作为等主题作交流发言。
主旨发言第二阶段由《文汇报》理论评论部主任杨逸淇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鹏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吕健教授、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俊峰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付欣教授、上海洋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政治处主任徐贤力5位专家分别以对思政专业建设规律的思考、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特色+思政:强化思政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善用“社会大课堂” 助力专业人才培养、丰富思政教学案例,锻造担当实干人才为主题作交流发言。
当天下午,部分与会嘉宾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赴洋山深水港码头参观,了解洋山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马克思主义学院尹兴副教授和许凌飞博士以“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足迹——洋山港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进行了“大思政课”现场教学。